8月,又到了美国大学姐妹会(Sororities)的招新季。
别说老美不卷,他们对于兄弟会/姐妹会的执着,不亚于中国家庭热衷爬藤。
根据华尔街日报报道,一些美国精英家庭的父母甚至花费数千美金聘请顾问,只为让女儿卷进姐妹会。从GPA、课外活动、言谈举止、外貌穿着,全部精心打造。
一些姐妹会的录取难度,不亚于申请顶尖名校。
姐妹会申请产业链
Addicks是一名Sorority专业顾问,她给申请佐治亚大学姐妹会的女生建议是:最好随身携带一个化妆包(Rush Bag),里面必备身体芳香剂、便携风扇和补妆粉饼。
“在南方的盛夏,你如果想保持完美精致妆容,最好按我说的做。”
作为姐妹会申请顾问,Addicks主要为客户提供佐治亚地区的大学姐妹会申请咨询,收费从$600起,基础服务即为女生和她们的妈妈提供入会必修指南。高阶版收费$3,500,会给客户提供定制化的咨询服务。
这行也是近几年开始兴起的,从穿衣打扮到言谈举止,都会进行培训,打造完美的第一印象。甚至连社交媒体,都是在顾问规划下,精心包装的人设。
佐治亚大学的Kelley就是客户之一,她成功进入了学校姐妹会Delta Zeta。她表示,这项咨询服务很值,“否则你毫无头绪该如何进入这样一个神秘组织。”
“你必须时髦,但不能太时髦。谦虚,但不要太谦虚。合群,但要独特。”
Kelley总结到:“秘诀就是,既要融入,又能脱颖而出。”
主打一个恰到好处的完美。
别说老美不卷,卷的方向和中国家庭不一样罢了。
进入姐妹会的难度,不亚于申请名校。申请人不仅需要精心准备的文书,出色的成绩单,还要有亮眼的课外活动或体育特长。
德州的一位Sorority申请顾问Damron表示,她见过有女生提交了30封推荐信。有的姐妹会还会要求申请人递交视频简历。
“我男朋友说,他申请斯坦福MBA都没这个难。”
社交媒体必须精心打理,因为Sorority招新过程中会仔细考察。那些衣着暴露、酗酒的post都建议删掉,而是最好po一些关于亲友、个人爱好、志愿者活动的照片,营造健康向上的人设。
“你要用社交媒体讲好故事,打动姐妹会。”Damron说。她的咨询费高达4,000美金。
Newberry是另一家咨询机构的创始人,她主要帮助申请人提升交际能力,在姐妹会的招新活动中脱颖而出。
她的咨询费线上$150,线下$175,豪华版1对1咨询套餐收费$1,000,附赠写简历、Cover Letter,以及造型建议。
不过,即使你花钱请了顾问,也未必总能得偿所愿。
通常姐妹会进行4轮选拔,层层筛选。数据显示,去年有12.5万名女生申请了500所大学的姐妹会,其中有四分之一左右的人中途退出或未被录取。
有时候顾问提供的是一种情绪价值。Stefanelli是曼哈顿的一名姐妹会咨询顾问,她收费$2,000美金,其中就包括姐妹会招新周(Rush Week)的24/7私人咨询。
一些家长表示,一开始她们也觉得动辄几千美金的sororities咨询费很离谱。然而当女儿多次被姐妹会拒之门外后,她们感到愤怒和不解:“怎么可以这样对我的宝贝女儿呢?”最终还是选择付费咨询。
“有人能全天候听你吐槽、给予安慰,这种情绪价值是无法衡量的。”一名选择付费的家长表示。
像芭比一样精致
恰到好处的时髦,恰到好处的谦逊,融入但又要保持独特。
网友看了不懂就问:这是美国开的女德班?
最近大热的电影《Barbie》中,Gloria那段独白让很多女生狠狠共鸣了。
“做一个女人太难了。你如此美丽聪慧,却依然觉得自己不够完美。我厌倦了看着自己和其他女性被这些条条框框所束缚。”
芭比全球票房超过7亿美元,爆红的背后,是女性意识的觉醒。
芭比发现自己一直处在被凝视、被规训的目光中。一切看似完美,但个体存在的意义几近于无。她们的生活事无巨细地“精致”,甚至精致到令人不适,难以喘息。
“我们必须时刻做到无可挑剔。”
这样恰到好处的精致,一丝不苟武装到头发丝,是不是像极了那些申请姐妹会的女生?
网友说:这不就是未来的家庭主妇培训班嘛。
抛开这种对女性的刻板印象不谈,2023年了,为什么还有人挤破了头要进姐妹会?只能说美国的抱团文化真的太普遍。
神秘精英团体,还是畸形文化?
那么美国大学中,Fraternity(兄弟会)和 Sorority(姐妹会)到底是什么?
Frater的拉丁语含义是Brother,Soror则意为Sister。这些兄弟或姐妹社团的名字通常由1-3个希腊字母组成,因此又叫Greek Letter Organization(希腊字母社团),简称GLO。
目前北美约有900万的兄弟会和姐妹会成员及校友,其中75万为在读本科生。兄弟会始祖为成立于1825年的Kappa Alpha Society,会员遍布北美政商各界。
兄弟会姐妹会,一直都与精英主义紧密相联。
普林斯顿大学的研究显示,兄弟会姐妹会成员多为来自高收入家庭的白人。来看这组数据:
-
63%的美国国会议员出自兄弟会或姐妹会
-
美国最高法院85%的法官曾是兄弟会成员
-
财富500强公司的80%以上的CEO来自兄弟会
-
美国历史上44%的总统曾是fraternity成员,包括老布什、小布什、克林顿和罗斯福
名校的兄弟会姐妹会,在某种程度上就是通往上流社会的入场券。布什家族的兴起就和耶鲁“骷髅会”密不可分。
由于入会的要求苛刻,可以说很多人既是出生在罗马,又比普通人努力。从家境、外形、学业、社会成就,都更为优秀。
然而另一方面,GLO又是各种丑闻缠身:酗酒、彻夜Party、拉帮结派、霸凌新人......这些所谓的精英组织,似乎总是充斥着酒精大麻、夜夜笙歌、放纵不羁。
多达五分之四的GLO成员有酗酒问题,甚至有人饮酒过量导致死亡。
入会考验也叫做Hell Week(地狱周),新人需要承受一周的折磨,包括剥夺睡眠、强迫跑步、强迫饮酒和各种形式的身心羞辱。说是考验,更像是霸凌,甚至发生过多起学生致死事件。
此外,兄弟会姐妹会中的裙带关系复杂,常常为白人精英小群体抱团,不仅排外,而且经常霸凌,性侵和暴力事件不断。
由于经常在校园里制造混乱,普林斯顿、圣母大学、Brandeis等美国名校,官方都已经禁掉了各种兄弟会姐妹会。
USC有30%的本科生都是GLO成员。不过从2020年开始,校方也在逐渐剥离这些团体。
Go Greek或许是中国学生融入美国主流圈的捷径之一。然而这些逐渐畸形的“精英组织”小团体,我们如今是否真的还需要随波逐流?
当然,作为传统精英团体,GLO所能提供的人脉依然强大,对未来求职就业或许会有所帮助。运气好的话,也可以结交到志趣相投的朋友。凡事都要多角度看待,圈层也不必强求。
浮躁的留学圈
现在的社会风气似乎过于浮躁、急功近利。这不仅仅体现在美国学生家庭,留学生家庭也是如此。
谷爱凌一出,人人都要成为谷爱凌。
既要成为滑雪运动员,又要成为LV模特。拿下世界冠军的同时,还要斯坦福全A且无水课。
卷完外貌卷学历,不仅出身要好,后天还要努力。这样才能勉强不掉出精英梯队。
做人可太难了。
小红书之前爆火的晒学校轨迹,从幼儿园一路卷到研究生。
你以为读了藤校就是终点?这才哪到哪。
看下名校家长组建的留学相亲群,哈耶普斯麻是这些“高端相亲局”进群的基本门槛。
UT Austin、Rice、UW、UIUC?对不起,条件不够,先拉满符合条件的10名家长再来。
彩蛋:医学生可破格进群😅
别说门槛太高,人家本来只招T5,目前已经扩招过了😅
行叭,美本T5,还没毕业就被安排得明明白白。
平时搞学术在Lab,为了当Cool Kids要去Club,卷进Sorority就Go Greek,毕竟马上就要去当Housewife。
别说自己不能被定义,身上没点Tag你都不好说自己在精英圈混过。
美本Top30和福布斯30 Under 30,总要有一个。
不然只能被统一归为海废,连北美相亲群都挤不进去。
什么,你是英国硕?去唱一遍《水硕之歌》吧。
这真不是yygq,是这个圈子就这么浮躁。
大学生活是每个同学自我探索与成长的过程,并不是所谓的一些表面风光所能决定的。在自媒体时代下,新一代留学生的成长也成为很多人关注的焦点。
幸存者偏差被大数据推送,大多数普通人的声音被淹没其中。
希望各位留学生能保持初心,开心过大学生活,而不是一味地去攀爬他人定义的“成功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