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五、六年前,NYU金工还是个名不见经传的硕士项目。
项目不怎么出名,学院被说像“野鸡”,校区又在布鲁克林,当年考虑申请金工的学生,纽大MFE甚至都是被直接跳过的选项。
时间来到2021年,纽大MFE已经成为金工留学届的扛把子。申请量年年史高,waitlist任性发,还有一大批脆拒惨案,纽大金工华丽转身“纽大飘工”……
究竟是发生了什么情况,让NYU金工飘成了现在这样?
暴发户式的逆袭道路
从2016年起,纽大金工开始了自己的逆袭。所在的工学院接受校友坦登夫妇1亿美元的捐款,一夜暴富。
同年,NYU科朗数学院金数前系主任、前大摩和彭博业界大佬,Peter Carr接手系主任,NYU金工更是彻底起飞,一跃成为金融工程性价比之王,坐稳难以超越的业界标杆。
Peter Carr Linkedin
纽大Tandon工程学院的MFE项目如今已是在QuantNet上虐杀MIT,力压同校金数,稳居Top10的金工项目。
QuantNet 2021排名
Peter Carr也是经常游历于QuantNet论坛,进行项目推广,真的是不遗余力地要将纽大MFE发扬光大。
Peter Carr针对网友提出的纽大金工,在QuantNet“疑似刷好评”事件进行的“互动”
从最初相当拉胯的项目,几年之后一跃成为申请量不停刷新史高的大热香饽饽,这也多少不禁让人思考:
究竟是纽大MFE营销公关做得太好,还是广大金工申请者过于盲目随从?
申请难度逐年骤增,意义何在?
纽大金工人气上升的同时,也是申请难度的逐年提高。高段位大咖要把它当保底项目,普通申请者要抱它的大腿,低段位选手也想冲一把。
纽大金工的申请量每年只增不减,可能是申请池过大了,录取标准也越来越离谱。
疫情影响招生?纽大金工表示不差人
GPA 3.9保底稳录?纽大金工表示不一定
录取奖学金丰厚?纽大金工表示不再是了
……
这年头,纽大金工发的最多的不是录信,而是waitlist和拒信。项目不愁招不到学生,愁的是申请者太多,都不知道怎么挑。
20 Fall申请当时Peter Carr给师生发了集体邮件,说达到了史高申请量。
纽大金工群发师生邮件
结果20 Fall最新数据,我们可以看到纽大金工仅招录98人,与19Fall新生招收相比跌幅39.7%。
在申请池如此庞大的今天,录取量却一夜回到五年解放前的样子。纽大金工,有点过分了啊……
纽大金工历年招生数据
不少拿到waitlist的优秀申请者都表示:纽大金工现在录取是不是都是随机摇号的……
看到学长学姐的惨状,也有挺多即将申请的同学开始思索:纽大金工的申请难度是否真正对得起它现在的实力?
纽大MFE是否经得起时间的沉淀?
的确,纽大金工近年来的实力提升,我们有目共睹,也是大家公认的高性价比项目。
不过,这个高性价比,究竟只是纽大金工靠低学费、奖学金吸引学生入学的诱饵,还是能够真正帮助学生后期发力,毕业后实现职场腾飞的利器?
且不提未来金工专业本身是否依然是热门趋势,纽大金工在资历上,说实话目前还比不上其他时间悠久、有沉淀的金工项目。
“学费低、容易拿奖学金,但课程与CMU、哥大等老牌项目相比不够严密,可能不会很好地帮助强化Quant技能”,是不少网友对于纽大金工的评价。
QuantNet网友对纽大金工评价
根据纽大金工一些毕业生的找工作经历,项目在就业支持方面,其实并没有跟上项目本身的热度。
纽大金工之前的扩招,没有在资源分配上达到很好的同步优化,以至于出现僧多粥少的情况。后来的缩招,似乎也没有很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NYU金工的学生,想在美国当地找到一份好工作,说实话也并不容易。
纽大金工所宣传的项目以就业导向为主,但多少也体现了美国的“应试教育”——为了找工作而找工作,忽略了研究生教育本身的价值内涵。
就拿纽大自己的tandon金工和courant金数对比,74%和24%的就业率对比看上去很美,但论target school,大公司还是首选金数,金工甚至都不在名单里。
纽大金数每年与IAQF国际量化金融协会合办Career Fair
地里网友对比纽大金工和金数
从长远职业生涯发展来看,CMU金工早几年的毕业生很多都已经在公司做到VP副总裁了,但纽大金工同期的毕业生可能还在entry level摸爬滚打。
如果纽大金工的就业支持只是帮助你找到工作,而不是帮助你找到好工作,不知道预期较高的学生是否还会满意项目呢?
纽大金工就业数据
纽大金工目前的沉淀时间还短,真正的价值含量其实还有待商榷。我们也希望它能经得住时间的考验,未来持续辉煌。
从长远职业生涯发展来看,CMU金工早几年的毕业生很多都已经在公司做到VP副总裁了,但纽大金工同期的毕业生可能还在entry level摸爬滚打。
如果纽大金工的就业支持只是帮助你找到工作,而不是帮助你找到好工作,不知道预期较高的学生是否还会满意项目呢?
理性选校,切忌盲目随从
客观的数据,经过包装,也是能够变成“主观的存在”。最终的学习效果与发展情况,还是得看自身与专业项目的匹配度,以及自己后期的不断努力。
申请前只盯着学院项目冰冷的数据,来进行盲目的选校,也是不够明智的做法。
不只是金工金数,近年来大热的ba/ds等各类项目,都有不少申请者只关注项目官网上所宣传的“大好前景”,而忽略了自己是否真正适合该项目。
这也是现在的申请者特别需要注意的地方。无论是学校自己的宣传,还是市面上的各大排名,毕竟都只是参考的数据信息,不应作为大学申请的唯一依据。
留学申请,也需要讲究“慢工出细活”,并且“因人制宜”。只有通过细致详尽的规划与有针对性的评估,这样筛选出来的学校,才是你真正的梦校。
新一年的申请季已经悄然开启,也祝愿各位正在/即将申请的同学,都能选到最适合自己的留学项目,并最终如愿拿到录取off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