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BO新一季《白莲花度假村》,剧中的富家子弟再次癫出Next Level,三家人里凑不出一个正常人。
剧中的白男老爹每次想自杀都要穿上Duke衫,问就是仪式感。
适逢NCAA篮球锦标赛期间,这所拥有获得五次全国冠军蓝鹰篮球队的杜克大学,刚好让恨得牙痒痒的体育迷,找准了时机进行大肆调侃。
“如果杜克大学输得很惨,这张照片将成为永恒的表情包”,X平台上这篇帖子的阅读量已超过300万次,点赞超过59,000次。
来源:x
这下杜克急了,赶紧站出来撇清关系,称“这种比喻过于夸张了”。
校方代言人表示“杜克大学尊重艺术表达和创意叙事,但剧中人物频繁穿着带有杜克大学注册商标的服饰,引起不必要的混淆”,“HBO未经授权使用校方品牌,还用在了令人不安的画面上,没有反映出学校应有的价值观和形象。”
上纲上线说了那么多句,只得到网友的冷嘲热讽:“杜克,你玩不起就直说。”
然后,杜克篮球队在上周末的四强赛真的输得很惨。
来源:AP
网友又祭出神贴:“拉特利夫一家再次打开手机,发现杜克队在比赛还剩30s时领先6分,却不知道为什么最后输了。”
来源:x
杜克今年算是彻底走不出白莲花的梗了。
美剧的“名校刺客”传统
《白莲花度假村》就是老钱家族的cliche,主打一个名校刺客。
第一季的富二代整天戴着康奈尔的帽子,见人就问“我定的套房为什么不是最贵的那个?!”
第二季的傻白甜毕业于斯坦福,热衷于拯救他人,自我感动。
第三季的老钱家庭,犯罪的爸,嗑药的妈,出家的妹妹,深柜的哥俩。爸爸和大哥杜克毕业,二弟还在纠结去不去杜克。
到了度假村,先把全家的校名报一遍。
酒店经理:who cares😅
美国老钱家庭最大矛盾竟然是:
孩子去UNC还是Duke?
来源:rednote
美剧拿名校玩梗,其实也是家常便饭了。
《办公室》里Andy每天穿着康奈尔logo校服去上班,逢人就说Cornell是最好的藤校。
来源:Reddit
《硅谷》里的Big Head纯属草台班子,还被斯坦福请去当创业讲师。讲来讲去就两页PPT,被学生奉为掌管PPT的神。
VC投资人两眼发光:“你是斯坦福的?OK,没产品也没关系,讲个故事我就投。”
《无耻之徒》里的Frank老爹天天喝得烂醉、生活一团糟,结果他说自己是西北大学毕业的,把观众们也吓一跳。
来源:网络
被美剧阴阳的大学不在少数,结果只有杜克“敏感肌”跳脚出来发声,也难怪网友要说杜克反应过度,格局不够。
老美的名校情结
说到美剧为什么经常有大学梗,跟国内读清北复交光宗耀祖一样,美国人也有自己的名校癖。
读个藤校恨不得天天穿带校名的衣服。
家里客厅挂满学校周边,车上贴校标,连狗链也要印上母校logo。
自我介绍前必先“我来自哈佛/耶鲁”。
老美的名校情结完全不亚于咱们中国家庭,只不过我们爱在嘴上炫耀,他们爱在身上焊死。
穿上校名服,不仅代表“我曾是这里的一份子”,更是一种个人品牌的延伸。尤其是在大公司、学术界或其他精英社交场景中,一件名校的帽衫,就是自己的通行证。
“你是哪里的校友?”是职场、聚会、社交中打开话题的万能钥匙。一件校名T恤,可能瞬间就帮你建立起“我们是一类人”的信任感。很多大学还会和品牌联名,把校服的身份象征与穿搭功能二合一。
网友:“公司领导结婚很久了,开会还会穿着密歇根大学的套头衫。”这也算是把校服穿出了真谛。
来源:rednote
留学生be like:质疑白人,成为白人。
逛bookstore,一边骂骂咧咧一边激情下单。
再丑的中文字也是母校的爱,内核是俗人不懂的。
来源:rednote
200刀的天价靠枕,NYU富孩必备。
来源:rednote
USC的大头帽,跟着学校一起搞抽象。
来源:rednote
OSU甚至有联名骨灰盒,从入学到入土,only in Ohio。
来源:rednote
这种随处可见的大学文化被各种剧集拿来玩梗,反倒形成了一种娱乐性的“名校鄙视链”。你的母校要是真的能被热门美剧点名调侃,某种程度上也算是一种认可了。
说实话,能被热播剧选中当梗的学校,哪个不是自带顶级流量?与其像杜克这样破防,不如学斯坦福学生自嘲“没错,我们就是富豪文凭批发部”。
电视剧综艺的梗,图个乐子看看就好。真到了申请阶段,那些被经常调侃的大学都是最后竞争最激烈的,其录取难度也是有目共睹。
能被“网红校”录取,何尝不是一种荣幸?祝大家都能进入自己的梦中情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