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潘石屹妻子张欣在社交网络上晒出送小儿子Luc去哈佛报道的照片。
这个新闻瞬间引起热议,吃瓜群众们一边在感叹上天的不公,为何给了他金钱又给了他一副好皮囊,一边也在质疑他到底是凭借什么进入哈佛念书的。
这一幕也让我们想起了2014年的时候,潘石屹夫妇向哈佛大学捐款1500万美金,很多人认为潘石屹这是在提前帮儿子买哈佛的“门票”。
其实,哈佛不是潘石屹捐款的唯一一所学校,潘石屹也不是捐款哈佛的唯一一位名人。近20年来,哈佛大学基金会收到的捐款逐年递增。时至今日,中国大佬们给美国名校捐钱,似乎成为了一种时尚。同时,这也演变成了父母帮孩子另谋的一条出路。
有钱就能进名校吗?
首先,即使不付钱,如果你是校友的家属就可以免费获得一些福利,即符合基本标准就可以被录取。学校最愿意看到的就是一家人先后进入了学校,然后在捐款时合力慷慨解囊。
如果没有后方关系支持,只要你舍得砸钱捐个教学楼或者图书馆什么的,依然可以获得委员会的青睐,顺利进入学校。
但是,分数特别低的除外。毕竟这些学校打着藤校的名号,不能砸了自己的招牌。也并非所有的富豪家长都能如愿将自己的子女送入名校,前段时间沸沸扬扬的招生舞弊丑闻,也可以看出不少投机者在捐款这件事上钻空子,导致家长得不偿失。
另外,美国在本科教育上以学术严格而闻名,也就是我们熟知的“宽进严出”。所以,富家子女即使侥幸进入了顶尖名校,但是由于自己能力不能读完学位,结果也还是拿不到毕业证书。
简而言之,富二代分数越高,就越给父母们省心。
普通人要怎样进名校?
其实任何社会,都可能存在资源、文化、金钱分配不公平的现象。那些带着金汤匙出生的人,占着优于普通人几十倍的资源。而作为普通人的我们,在这场角逐中就真的毫无希望了吗?
答案当然是NO。除了通过捐款的途径,大部分学生还是需要走正常申请的流程去争取进入名校的机会。毕竟在金字塔顶端的只是一小部分人,我们的竞争者都是靠自己打天下的普罗大众。
名校看中的东西到底是什么?
所以,名校真正value的点到底是什么呢?
大多数学生只愿意花时间在成绩上面,认为猛刷分就万事大吉了。反之,相对于以往板上定钉的分数线,现在的学校更加看重的是学生的整体素质和能力。
GPA、语言成绩、SAT/ACT、课外活动、推荐信、文书……
这些东西都是招生官们综合考核的点。
由此可看,学校要的不再只是一堆冷冰冰的客观数字,他们更想要的,是一个有温度、有思想、有无限潜力的独特个体。
来看一下哈佛大学的招生考量:
Growth and Potential 成长与潜力
Interest and Activities 兴趣和经历
Character and Personality 个人性格
Contribution 贡献……
每个人不同的经历会塑造出不同的性格和价值观,学校不只希望看到你现在的能力,更希望透过它看到你未来的潜力。
如何去奋斗?
标化成绩:首先肯定要努力提升GPA,然后尽可能地在语言考试和SAT/ACT上拿到理想分数,大家可以去学校官网看profile或者program statistics,了解不同学校的分数标准是什么。
课外活动:比如一些志愿者活动、社区活动。相比于国内,美国大学反而不喜欢“书呆子”,他们青睐的是在学术能力强的情况下,也能学以致用,乐于助人,具有和他人沟通合作的能力的学生。
竞赛活动/科研项目:是否在某领域有着天赋,在校期间是否参与相关项目的研究。
推荐信:美国本科申请时大部分都会需要counselor类似于国内的班主任写推荐信。另外很多学校还会要科任老师推荐信。切记,在找推荐老师时,尽量寻找对自己十分了解的老师,这样的推荐信才会更有说服力。
文书:好文书和坏文书的差别,可能就是offer和拒信的差别。文书必须针对学生的不同经历,筛选出与申请学校匹配度最高的个人经历,挖出独有的闪光点,这样的文书才会让招生官眼前一亮。
总而言之,即便拼爹拼不过别人,我们还是可以靠着自己的努力去逆袭。与生俱来的天梯是很高,但是靠自己一步步打拼的台阶更高更稳,站的也会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