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鲜资讯

留学|世界并不在你的地图与笔记里,当你归来时,你从此与众不同

发布时间:2018-02-27

学会独处,学会放下——@驯龙少女Sakura

 

爸妈送我上飞机的那天,我第一个冲进候机室,没有回头。不是因为不想再看看他们,而是我知道,总是回头的孩子,走不远

 

一个人,从中国拎着三个23公斤重的大箱子和一个20斤重的背包,来到异国他乡。我想这是几乎所有留学生都经历过的,自己烧饭做菜,和室友从超市买好一周的水果蔬菜和奶,拎着24瓶矿泉水走三公里,几周下来感觉胳膊有劲的像个男人。

 

你要是问我一个人在国外会想家吗寂寞吗,我想没有人不想家吧。可是既然来了,就不能总想着回去的路了。想家的时候去Tim Hortons买一大杯冰咖啡,再要一个汉堡,感觉跟在家里饿急了想出去吃麦当劳没什么两样,填饱了肚子就不会想家啦。想家的时候,自己煮一个鸡蛋剥几个玉米,假装成是姥姥给我做的带到学校中午啃着吃,好像生活也没太大的不一样。

 

在一个颇有学术氛围的大学学习让我一改往日的拖延,每天都想做的事情多一点,再多一点,想把所有事情都做完再去洗澡睡觉,然后在日记本上写上无憾。

 

“在家事事好,出门事事难。”这是我临走时姥姥嘱咐我的话。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把自己的所有思念仔细的藏好,不能让他们担心不能说想他们,或许是我能为家人做到的唯一的一件事。

 

我知道以后我的人生会经历很多离别,有的人是一天,一个月,一年,可有的人是一辈子。我还真的很年轻,我很怕它发生,我怕我会措手不及,所以我想,在有限的时间,尽可能的,对爱我的人好一点,再好一点。也许这样做,上帝会对我宽容些,让我少受些生活的磨难。

 

学会独处,学会放下,甚至学会了思考。

这些也许,就是离开家的意义吧。

 

认真对待生活—@马走田

 

学会了认真对待生活。

 

好好吃饭,每顿饭从构思选材到摆盘拍照留念,一个人也要好好吃饭。

好好健身,白天时间满满的,每天早上五点半起床去24小时健身房。

好好旅行,自己一个人几百上千公里,定好Airbnb,把相机三脚架放入后备箱,点火,启程。

 

出国留学的收获,除了独立,还有对待生活认真的态度。在床头有干花罐子,可以让我就着香气入眠。窗下有我的两盆花,每天记得浇水,可能再对它们说几句心思。每天早上洗过澡穿香水,即便不会有人进入自己的一米范围。

 

需高则高,老子top2%。需低则低,沉淀自己,在打工的过程中把自己放到最低的姿态。以后日子里既可挺直腰板横眉冷对,也可以屋檐下低头。

 

但我知道很多人带着留学生的光环,高的起来,却低不下去。

 

习惯了孤独,也习惯了独自承受—@刘小冲

 

记得有一天做饭,倒黑胡椒的时候由于没注意开口,我以是倒的是有洞洞的一面,结果其实是大开口的那一面。满满的胡椒盖了鸡胸一层,我看着那顿菜发呆了。我知道这菜吃不了了,但是就是不忍心倒掉: 提前一天就解冻的肉,回到家6点半疲惫的我,回家就急急忙忙准备晚餐和明天的午餐,不敢休息,因为坐下去就不想站起来了。最后还是把菜又重新水冲了一遍,就着咸菜吃完。

 

出国了以后,自己知道生活不易。这几年习惯了孤独,也习惯了独自承受。习惯了身后没有人给你做后盾,也习惯了自己做决定不和别人商量。

 

年假攒着攒着不敢放,今年3月份去健身房把背拉伤了,起床要侧翻身,然后忍着剧痛胳膊肘使劲儿撑一下才起的来。犹豫再三,没请病假。想着攒着攒着,留着一口气回次国还能多待两天。

 

错过了弟弟考大学,也错过了外甥女的出生,还可能会错过妹妹的婚礼,也错过许许多多的宝贵。

 

其实出国了以后,很多人都会问你:“你是选择留在这里,还是回国呢?”这真的不好回答,因为你面对的是一个世界观和价值观的问题。

出国以后对祖国更加热爱,也更看的出它的问题。70年阅兵看的热泪盈眶,听到春晚那句“海外的游子啊”感触颇多。国内全家人过年时候穿着新衣服和我视频,我半躺在床上,裂开嘴和他们说新年快乐……关上视频,面对的是一个人的房间。

 

表达欲很强,但是对父母只报喜不报忧。所有的不容易和爸妈说的时候,都风轻云淡的一句带过,只需要分享欢喜,之前的不容易还是不用知道了,等哪天你们放心的时候,再给你们讲讲以前的小故事吧。

 

其实出国的定义在我看来是不一样的,有的人只是来学习,经济也不独立,这段日子我也经历过,过得还挺爽的。但是真正谈及到生存,一个人战斗的时候,我觉得才是真正的出国了,而这其中的辛酸滋味,留学生阶段是根本体会不到的。

 

出国教会了我什么?我觉得教会了我修行,也教会了我不断的去询问自己的内心,到底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抹去了我之前设计好的人生轨道—@颜无暮

 

不知道。

我只知道每次回家,父母都更衰老,家族又生变故,挚友已成陌路。

我只知道我会缺席亲戚的婚礼,会缺席家人的葬礼。我最好的朋友一个要按时吃抗抑郁药,明年再战高考;一个脑门裂了大口子,没考上理想的大学。而我不能陪在他们身边。昔日我喜欢的姑娘整日钓富二代,昔日喜欢我的姑娘说想我,而我无能为力。

我只知道周围的街巷变得很快,但我出门还是习惯性地带钱,还是骑自己的单车,还是不想学会玩王者荣耀。

我想上三本,哪怕是大专呢。可惜没机会了。出国对我最大的影响,恐怕是抹去了我之前设计好的人生轨道。

我经常做梦,一梦就是那个熟悉的场景——
十五岁那年,我半夜被父母叫醒。他们激动地对我说:我们决定了,送你出国。

 

Just don't judge—@BrianRWang

 

为求学走过的城市:

成都,香港,高雄,旧金山,厄巴纳(算是大芝加哥地区)。

这五年走过的城市还有:
北京,上海,深圳,无锡,苏州,常州,南京,杭州,宁波,台北,纽约,首尔,华盛顿-北弗吉尼亚,迪拜,洛杉矶,圣何塞-硅谷。

 

立志30岁前探索更多自己感兴趣的地方。约旦的佩特拉山谷。突尼斯的罗马人遗迹。北意大利宁静的乡野教堂。还有能让聂鲁达写下壮丽诗篇的南美高山。

 

我不敢说我究竟相比留在国内读清北的同学究竟优秀在哪里。当然我可以自信的说本人本科期间的成绩,科研和社会活动直博清北问题不大。

 

我也自信自己取得今天的一切绝非曾经考研的同学说的“轻而易举”。我本科生时代和数学基地班学数学,和物理拔尖班学物理。

 

但是内心面对任何成就与挑战都能波澜不惊。这一点我颇有信心。即使读书还不够万卷,但万里山河毕竟是饱览过的。而且可以在任何面试里自信的说,我能适应长期的海外出差。

 

可能也只有经历过才会知道原来在全世界各个地方有各种各样精彩的生命与活法。不同的人对成功有不同的定义以及理解,对生命也有不同的定义与理解。这是18岁的那个我完全无法理解和想象的。

 

可能这也是美国的大学与社会教给我的东西之一吧。“Just don't judge”,多元化的人生价值与取向观念。其次也更加清楚要享受更精彩的人生,同时为社会创造更多财富,需要“knowledge”,也需要“labor",精于自己的学业,也准备好在事业中面临一切挑战。

 

我更会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Yulin Wu

 

我在美国留学五年,我个人觉得对于我影响最大的一点:我更会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在美国,很少会有教授或者朋友去嘲笑我的想法。无论我想做什么,他们都会想着怎么帮我,而不是说我不行。教授一般都是鼓励,从来不会说我想法幼稚。在国内,有些老师或者长辈泼冷水现象严重。我总觉得,国外的环境是相对宽松的。这在后期,绝对帮助了我做出创业的勇敢决定。

 

一到美国,中国学生最常说的话总是以父母开头:“我爸妈觉得。。。”直到周围美国朋友不断问我:为什么我凡事都让我父母为我做决定?我这才逐渐发现:人生路真的是要自己走的。放下了心理包袱,我整个人的状态都不一样了。

 

另一方面,我觉得对于我影响比较大的一点就是开阔了眼界。我觉得出国最重要的就是学习不同的文化。一人的一生很短,如果永远都被框定在一个文化环境里,难道不是太遗憾了吗?去了美国,你至少知道了美国的文化和套路。人云亦云和盲目跟风真是很恐怖的事情。去了美国之后,对于任何关于美国的事情,你一定会有自己独立的观察和理解。

 

总之,从未后悔过出国的决定!如果有条件,我也鼓励大家出国留学!这可能真会成为你一辈子的转折点 。

 

通过教育来奋斗,不同的人通过不同方式来奋斗:

我在留学中付出辛苦,其他人同样在不同的方面付出辛苦。

我通过留学取得收获,其他人同样在各自的领域取得收获。

 

无法说哪边的收获更大。只是通过留学你看到的世界换了另一个方式,出国之后见了外面的世界,认识了很多非常优秀的朋友,才明白自己需要努力的地方在哪里。

 

一个人一辈子没能实现自己的自我价值是一件非常遗憾的事情,但大多数人甚至都没有机会发现自己的自我价值。出国就是一个打破自己,重塑自己的过程,脱离了平和的安乐圈,去面对一个全新的自己,发现自己想追求的人生价值,然后努力去实现,这大概就是留学的意义吧。

 

所有的风景,我都不想只呆在一个地方看。